2014年7月15日,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列入央企序列),注冊資本100億元,中國移動副總裁劉愛力出任
鐵塔公司">鐵塔公司董事長,中國聯通副總裁佟吉祿出任總經理,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張繼平出任監事長。
中國通信設施服務有限公司的成立有利于減少電信行業內鐵塔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重復建設,提高行業投資效率,進一步提高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緩解企業選址難的問題,增強企業集約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從機制上進一步促進節約資源和環境保護。同時有利于降低中國移動的總體投資規模,有效盤活資產,節省資本開支,優化現金使用,聚焦核心業務運營,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加快轉型升級。
[1]
2014年 9月3日消息,繼省公司總經理選聘結束后,
鐵塔公司又開始啟動省公司副總選聘,由三大運營商根據內部報名情況推薦候選人,省公司副總與正職不能來自同一運營商。
[2]
2014年11月5日從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獲悉,
鐵塔公司已全部完成地市分公司和31個省級分公司部門負責人的選聘工作,已聘共計842人,均來自三大電信運營商。至此,
鐵塔公司基本完成從總部到省、市三級公司的組建。
中國
鐵塔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聘用人選共計842人:中國移動307人,中國聯通279人,中國電信256人,聘用人選平均年齡42歲。
鐵塔公司31個省級分公司中,安徽、貴州、河北、青海、重慶、江西、吉林、四川、湖南、陜西、湖北、黑龍江、山東、云南、海南、甘肅、福建16個分公司已經先后揭牌成立。
[4]
2經營范圍編輯
鐵塔建設、維護、運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運營及基站設備的維護。
在定價上,
鐵塔公司會采取“三低一!辈呗,即
鐵塔公司價格租賃低于國際同類公司,低于當下市場公共價格,低于三家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價格,但要保證能夠覆蓋成本。
[5]
3籌建過程編輯
2005年7月,當時的中國信息產業部發出通知,要求相關企業本著有效利用、節約資源、技術可行、合理負擔的原則,實現電信管道、電信桿路、通信鐵塔等電信設施的共用。已建成的電信管道、電信桿路、通信鐵塔等電信設施的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將空余資源以出租、出售或資源互換等方式向有需求的其他電信業務經營者開放。
真正行動起來是在2008年。2008年8月27日,中國國家審計署的一份工作報告顯示,2002年至2006年,中移動、電信、聯通、網通、鐵通5家企業累計投入11235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重復投資問題突出,網絡資源利用率普遍偏低,通信光纜利用率僅為1/3左右。運營商之間資源共享的呼聲隨之而起。
2010年-2013年間,工信部和國資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的實施意見》,提出該年度共建共享考核的各項要求和具體考核指標。沒完成指標的,則由國資委給以相應的業績考核扣分處理。
2014年3月26日,由國資委牽頭,會同工信部,組織三大運營商召開過一次協調會。會議研究討論了
鐵塔公司組建涉及的重要問題,明確設立
鐵塔公司協調組和籌備組。其中,協調組負責協調公司組建中的重大事項,籌備組負責具體的公司組建工作。
2014年4月30日,工信部相關司局負責人證實,三家基礎電信企業正在研究共同組建一家“通信設施公司”,負責統籌建設通信鐵塔設施,進一步提高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水平。該負責人稱,“基礎電信企業的這種探索有利于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也有利于降低行業的建設成本,最終惠及廣大電信用戶!
“國家基站公司”將成立的消息引發股市上相關股票出現大幅波動。在香港上市的中國聯通(3.18, 0.11, 3.58%)H股大漲5.87%,中國電信也大漲3.11%,中國移動則上漲不大。原因是一旦“國家基站公司”成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將能以很少的成本快速布置4G基站,進而能集中精力發展新業務。
[6]
2014年7月11日,
鐵塔公司終于落地。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同簽署了《發起人協議》,分別出資40.0億元人民幣、30.1億元人民幣和29.9億元人民幣,在中國通信設施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中各持有40.0%、30.1%和29.9%的股權。
[1]
4組織構架編輯
2014年8月19日,
鐵塔公司二級機構(省公司)構架方案確定完畢,將采取7部+2中心的模式,將設立7個大部門,分別是綜合部、客服部、建設維護部、人力部、財務部、采購部、審計部。
7大部門實行集中管理,并在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物資采購、IT支撐方面實行集中,實行扁平化管理。
鐵塔公司將在31個省市建立分公司,地市公司設分公司或辦事處。
[7]
5高管來源編輯
截止2014年8月,
鐵塔公司31位省分公司總經理選聘已結束,人員主要來自三大運營商及部分省通信管理局,其中中國移動10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各9位,還有3位來自省通信管理局。
總經理來自中國移動的省級分公司分別為:內蒙古、浙江、貴州、云南、河南、四川、江西、西藏、青海、新疆;來自中國聯通的省份是:北京、河北、山西、黑龍江、上海、福建、山東、湖北、廣東;來自中國電信的省份是:天津、遼寧、江蘇、安徽、廣西、海南、陜西、甘肅、寧夏;來自通信管理局的省份是:吉林、湖南和重慶。
下一步
鐵塔公司將啟動各省分公司副總經理的選聘,以及各省分公司部門經理和地市公司總經理的選聘。與此同時,
鐵塔公司已經組織力量,著手設計公司運營的體制機制,編制年內工作計劃,以便確保年內具備新建鐵塔的能力并做好接受三家運營商存量鐵塔的準備。
[8]
6業界評論編輯
業界提出“網業分離”的主要原因:
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復建設問題:
三大運營商各自建網,而理論上點對點的通信問題只需要一張“可靠的”網絡,這么看來三張網的確是有點浪費。而且建設三張網會對稀缺的站點資源、土地資源造成擠占,導致道路反復開挖、基站布點密集、難以達到最優布點等問題。
第二個原因是所謂的“防止壟斷”:
三大運營商壟斷了網絡資源,其會根據自身的目標和利益來遏制或推動市場需求。而網業分離、建立國家基站公司后,就可以專注于網絡建設,發揮規模效應以向全社會提供“合理”的通信資源租賃價格,并倒逼運營商在業務層面進行更徹底的改革來參與電信業的競爭。
第三個原因是統一制式:
眾所周知工信部一直力推TD,不惜采用各種非對稱管制甚至行政干預來推行TD,然而聯通和電信心知肚明——搞TD,這不是往火坑里跳么?沒有了網絡優勢,怎么和移動干架?導致TD從3G時代起就一直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和發展。而網業分離后,國家基站公司可以統一建設一張單一制式的網絡,既有利于國家安全、技術推廣、壯大產業鏈,又能夠避免建兩種制式造成的“資源浪費”。
第四個原因是提高通信覆蓋:
鑒于某些地區(偏遠山區、農村等)的高建設成本和低消費能力,運營商通常不愿意在這些地區建網,使得這些地區的消費者無法享受高質量的通信服務。而由專業的基站公司統一規劃布局,把基礎通信建設變成一項“公共服務”,理論上有利于解決通信覆蓋問題。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認為,如果“國家基站公司”的運營范圍僅限于鐵塔、桿路,基站公司提供足夠的可租用設備,由政府制定管制價格,問題不大。如果把天線、饋線、控制以及傳輸等都包括進這個基站公司,那么將帶來新的壟斷,并產生新的尋租問題。
業內觀察家馬繼華則認為,“國家基站公司”實質是指“
鐵塔公司”,專門負責建設站址基礎設施,包括鐵塔、鐵桿、電源、管路、桿路的建設和出租,并非是將基站中所有的網絡設備均交到其手中。當鐵塔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后,運營商只需將自己的天線設備等放入即可。因此,這家公司與運營商的重組無關,只是施工隊的管理變革而已。
劉愛力,“為避免‘
鐵塔公司’形成新的壟斷,未來鐵塔的租賃價格將低于國際同類可比公司,低于當下市場價格,低于三家運營商共建共享鐵塔價格,但要保證能夠覆蓋成本”。
[6]
中國鐵塔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大運營商共同出資成立“中國通信設備服務股份有限
公司”以來,先后完成了核心人事招聘等主要組建過程。
業內人士分析,更名后的“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將會更加突出主業,避免了一些概念混淆,將與三大運營商網絡建設規劃部門和中通服有明顯區分。
[3]
7上海分公司編輯
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2014年11月18日成立。當天,上海
鐵塔公司還與上海電信、上海移動和上海聯通三家運營商聯合簽署《上海市通信業移動基站建設維護合作備忘錄》,合作備忘錄明確了本市三家電信運營商和上海
鐵塔公司的合作定義、主體責任、合作原則、合作內容及協商機制等。這是全國通信行業范圍內第一份三方合作備忘錄。
[9]
上海
鐵塔公司成立后,將在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的基礎上,遵循“統一規劃、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規范管理”原則,充分依靠政府的支持力量,進一步推進基站建設的合規化、程序化、標準化、集約化,打造上;窘ㄔO新模式,從根本上避免重復建設;同時,它也將助力運營商優化資源配置,解決通信覆蓋問題,從而不斷提升本市電信行業服務水平,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實惠,助力上!爸腔鄢鞘小苯ㄔO。
[9]